close

非凡新聞周刊2010/03/11
就在史艷文與藏鏡人中間又出現了孩子們的人氣偶像海綿寶寶,現場小朋友更是樂不可支, 跟著大唱《海綿寶寶》主題曲,炒熱氣氛的正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么子黃立綱,特別針對兒童觀眾想出來的趣味橋段。
 撰文/趙佳美】

 

「我是小文文,」京華城Baby Boss City( 中保影城)舞台上,只有本尊三分之二小的Q版史艷文首度現身,接著乾冰一噴,Q版藏鏡人和黑白郎君也出現,逗得數百名小朋友大笑。


突然,就在史艷文與藏鏡人中間又出現了孩子們的人氣偶像海綿寶寶,現場小朋友更是樂不可支, 跟著大唱《海綿寶寶》主題曲,炒熱氣氛的正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么子黃立綱,特別針對兒童觀眾想出來的趣味橋段。為了讓本土的布袋戲可以綿延下去,長相清秀、有「布袋戲王子」稱號的他,有著強烈的使命感,「我父親算是國寶,我若不能肩負傳承的工作,很怕史艷文就此消失不見…。」


結合潮流創新橋段

「去年,金光布袋戲巡演時,過去總以仁義處世的史艷文已經不同,他在被壞人逼到無路可退時,也開始展開殺戒……」外表還像個俊秀大男孩的黃立綱說,為了符合時代的需要,史艷文的大俠風範也必須跟著改變。


過去,黃俊雄的編劇向來以「忠孝節義」為主軸,但現代年輕人比較喜歡聲光效果的武打場景;為了增加變化,黃立綱開始在忠孝節義的架構下,特別參考時下流行的動漫點子,增加更多愛恨情仇的情節,不但開始對愛情、友情、親情等感情戲多所著墨,在布偶的製作上,也多偏向以「俊男美女」來製作,「劇情有時候也滿像偶像劇的。」黃立綱笑說。


除了劇情因應觀眾需求改編,在對白上,黃立綱也力求突破。譬如有時候史艷文的開場白會變成「我叫史Young Man」,在DVD版的影集中,由於劇情添加了「日本跟中原的對抗」,所以史艷文不但開口說英文,還會秀上幾句日文。


這些創意橋段和黃立綱的多元文化背景有關。黃立綱是布袋戲大師黃俊雄最小的兒子,自小在布袋戲世家長大,深受戲中強調忠孝節義、不畏逆境的台灣人文精神影響,另一方面,因九歲時被送到加拿大念書的他,又受到當地多元文化、多樣人種的國際觀影響, 發展了自己的獨立思想。


黃立綱說,在無聊的小留學生生涯中,主要的娛樂就是和朋友們跳街舞,或看爸爸從台灣寄來的布袋戲錄影帶,當時雖然對布袋戲有濃厚的興趣, 但是他卻倔強地認為,「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走,雖明白傳承很重要,但骨氣更重要」!


感父辛勞接下家業

一直沒想過未來要走布袋戲這條路, 十四歲的他回台灣後,依照自己的興趣玩車子, 成為也是台灣車界知名的甩尾賽車手,外號「黃大俠」,也曾和朋友組成街舞團體「麻煩製造者」到各處去表演,甚至還去當了攝影小助理,從零開始學起。


直到某次在劇團後台,無意間瞥見高齡七十多的父親高舉雙手、奮力操偶的背影,他一時間被感動了,也覺得自己沒幫父親的忙實在很不對,自此辭掉原本攝影助理的工作,回家接下「真五洲掌中劇團」, 負起作為一位「布袋戲傳人」的重責大任。


不過,就算選擇傳承家業,黃立綱還是「不安分」,他試圖在發揚傳統之餘,也加入一些另類的炫點子。例如,他曾經設計了一尊叫「了孑孓」的骷髏布袋戲偶,特點就是可以表演許多街舞的高難度動作,例如頭轉三百圈等動作。


「我很羨慕布袋戲偶,它們可以實現我在空中轉三百圈的心願。」經常跳舞跳到脖子扭到的黃立綱笑說,他是藉著布袋戲偶完成自己一輩子都做不到的高難度動作,例如後空翻不著地,再接著來個前空翻、單腳支撐身體迴旋幾十次等。


而且在拍攝時他絕不會讓操偶人的手露出來,「這就是我身為一位資深攝影工作者的實力所在啦!」黃立綱自豪的說。


事實上,在電視布袋戲部分,黃立綱從最基層做起,從攝影學徒到導演路程,一共只經過三年的時間,也或許是因為耳濡目染,黃立綱對於布袋戲的攝影領悟力很強,因此在短短時間之內升上導演後,他又開始學習編劇、操偶以及口白。


「我爸爸那個年代有正規戲班的流程訓練,但他教導我時,給我很大的創意空間。」在四部戲的經驗累積後,黃立綱已經開始能夠獨當一面,在黃俊雄的指導下,一九九九年改編武俠大師金庸的暢銷著作《射雕英雄傳》,並在有線台的八點檔播出,首播就創下了收視第一的佳績。


至於不靠剪接、不能出槌的舞台布袋戲,黃立綱是在國父紀念館的九二一賑災活動中披掛上陣,客串演出電視作品中的人物「侯通海」,沉穩的表現令父親黃俊雄相當放心。


後來,因黃俊雄身體不適,黃立綱臨時代替父親擔當主演,初試啼聲之作卻意想不到獲得不錯的回響,黃俊雄此時也認為,兒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面,就在二○○七年的全台巡迴演出中讓黃立綱帶領分團。


製作配樂大膽突破

巡演過後,黃立綱開始製作《黑白龍狼傳》,故事將由上一代的靈魂人物史艷文、藏鏡人、黑白郎君等劇中主要角色,帶出傳承的下一代新角色,武林的恩怨情節也從史艷文與藏鏡人延續至史艷文之子小空、雪三銀燕以及俏如來等人身上。


不僅角色延續到第二代,黃立綱也在配樂上大膽突破,由姊姊黃鳳儀擔任主唱,打破過去父親改編西洋音樂為布袋戲配樂的模式,跟音樂公司合作全新曲風,「包括ROCK、HIP-POP等更現代的音樂,呈現形式朝向音樂劇的方式發展。」黃立綱說。


另外,黃立綱也突破了傳統電視布袋戲的製作流程,以往都是先有劇情、再想配樂,而他現在每次錄製DVD時,都會先將口白和音樂配好,劇情再跟著走,製作方法更接近電影,視聽效果也更好。


傳承技藝多元應用

在史艷文四十歲的生日派對中,看到父親一生的榮耀和成績,黃立綱更堅定自己的信念,他說,「創新的作法有很多,但是過多的聲光特效會讓人忘記戲裡要表達的內涵。」雖然黃立綱講求創新、創意,但他堅持保留教忠教孝的傳統架構,讓老前輩留下來的智慧精髓更加發揚光大。


即使現在金光布袋戲的主要市場獲利來自於DVD租售,但黃立綱仍希望承接從阿公時代就留下來的野台巡演,「畢竟現場看到的感動還是和電視不一樣,」而且,他也希望透過這份感動,可以吸引愈來愈多年輕人投入布袋戲這一行,才不會讓這項台灣文化技藝的精髓式微。


看著父親黃俊雄削瘦的背影和花白的頭髮,「我一定要把史艷文布袋戲繼續推廣下去!」從黃立綱堅定的眼神中,看得出來他的使命感,而這份傳承的使命感,就從三月六日開始的三一九鄉公益巡演開始。


【完整內容請見《非凡新聞周刊》2010年204期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on0999 的頭像
    jon0999

    虎尾

    jon0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