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車子從兩旁矗立的門牌中間小徑駛入,炎熱的暑氣一下子浸浸然被綠蔭給徹底淡定了;兩旁的樹梢在空中相遇纏綿,如半月型的道路就在青綠築成的隧道中悠悠前行。心裡還在狐疑著這是怎樣的一所國小,然後轉個彎,豁然開朗,筆直通往川堂的兩旁巨林,威風凜凜的,迎接今天特地為「他們」而舉辦的公民論壇。這裡是雲林縣虎尾鎮拯民國小。
虎尾阿嬤為了保護百餘棵老樹,以及這座具有歷史人文意義的拯民國小,槓上了雲林縣政府;一位被縣長稱為「台北下來的女老師」周怡伶,則成了居民頭號的鼓吹手,透過網路求援,讓一個小鄉鎮的學校,沸沸揚揚的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。
許多人從來不知道雲林有這樣一所美麗的平地森林小學,卻難怪它會被縣府選定為藝術學校的所在地。
少子化的偏鄉,讓這所學校重新被利用,而且是用來作為藝術教學的教育園地,照理說,一切是那麼美好。然而,老子早就說過,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;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」誰只要自認高踞在所謂「天下」的視野,真的很容易不小心,就遺漏了在地的觀點。這是為什麼雲林縣政府在這件事上,會落得進退不得的窘境原因。
在7月18日這場由雲林山線社大主辦,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協辦的公民論壇,過程中,有一點激動和氣憤,有點感傷,也有不少委屈。但是透過這樣的公民論壇,新頭殼全程攝錄並在網站上播放,就是希望讓所有的聲音和資訊,都能獲得最大程度的公開和透明。
這場論壇中,其實可以發現,縣府方面,認為其實很多政策都已經說明得很清楚,不知道為什麼一直被扭曲。而民眾的憂心,例如移樹、廢校、校護、就讀權利等等,其實也是在自救會的一波波抗爭中,才獲得縣府的認知和支持,並承諾逐步改善。
如果,自認一片良善用心的雲林縣政府,在此項公共政策規畫伊始,就召開類似的公民論壇,廣納居民意見,在專業的意見之上,先獲得公共認同,許多原先沒想到的困難和問題,必然能夠獲得大幅度的改善,當民眾在權衡各種利弊之後,一旦公共政策獲得支持,不僅可以獲得更好的意見和監督,施政也會減少許多阻礙。
因此,這次事件給了不管是中央或地方政府,一個很重要的教訓,亦即從政策規劃的源頭,
就應該納入相關利益者的聲音,而且是完全透明的開放。所謂凡事要慎始,類似的公民論壇,不應該只是事後補救的措施,而是擘劃公共政策流程所必要的一環。
本文所附影片,就是在雲林虎尾拯民國小所舉行的公民論壇全程影音。沒有刪減的呈現完整討論和對話過程。相信這是任何想要了解這件事情來龍去脈者,最好的觀察來源。至於觀後會有怎樣的心得和判斷,我們就尊重所有的公民智慧吧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