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016-07-19 19:02〔自由時報 記者林國賢/雲林報導〕
緩和高鐵雲林段地層下陷,農委會推動花海計畫,鼓勵高鐵南北各1.5公里農田從稻子轉作景觀作物,每公頃最高補助8萬5000元,減少抽取地下水。
花海計畫輔導農民轉作景觀作物 雲林縣地層下陷嚴重,去年因乾旱下陷4至6.6公分,較前年更為嚴重,農委會推動黃金廊道計畫,透過補助沿線農民轉作旱作或休耕等較節水作物,減少地下水抽取,緩和地層下陷。
休耕+節水 每公頃最高可領8萬5 據縣府農業處統計,去年一期稻作虎尾、土庫鎮嚴重地層下陷地區(核心區A區)500多公頃農田中,僅有24公頃農田申報綠肥作物。
雲林農業處長張世忠表示,農委會推出花海計畫,明年位於高鐵南北各1.5公里的農田,只要一期稻作轉作景觀作物,每公頃除比照一般綠肥,每公頃領取休耕補助4萬5000元,還加碼節水獎勵4萬元,共可領取8萬5000元。
張世忠說,縣府會再向農委會爭取補功景觀作物種子、代耕、翻耕等費用,並請農會協助休耕田區景觀種子撒播、管理及翻耕等事宜,增加農民參加計畫的意願,希望農民配合,節水並創造當地美麗農田景觀,增加觀光效益。
農委會推花海計畫,獎勵農民轉作景觀作物,節水減緩高鐵沿線地層下陷。(記者林國賢攝)
全站熱搜